登 陆注 册论坛风格论坛帮助

   你的位置: 福建考试培训资讯网海西时事论坛浏览当前帖子

       

  作者信息及帖子信息: 你是本帖的第 1580 位读者 
nokia

积分:1340
等级:飞侠 VIP
帖数:229
注册:2006-1-13

  信 息   留 言   编 辑   引 用

楼 顶 
高校:多管齐下促就业——关注2006大学生就业

在刚刚闭幕的两会上,大学生就业问题再次成为热点。进入4月份,2006届毕业生也将进入找工作的最后冲刺阶段。
     高校如何促进大学生就业?这是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高校要实现由人才供给导向向就业需求导向转化,树立以学生能力为本的新人才质量观,培养适应社会各级各类需要的多种人才。”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代表建议,“应该把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衡量高等院校办学水平的核心指标。”他建议,国家应该尽快建立健全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安全网的保护下走向非公单位、走向基层、走向自主创业。
    “找准办学定位,培养特色人才,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高校责无旁贷”
     说这句话的是四川大学副校长石坚。2005年,四川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平均达到73.1%,这个数字在全国高校就业排行榜中占据了突出位置。如何在大学生就业“难”声一片的形势下做到妥善安置大学生就业,石坚认为,首先高校应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对人才需求的预测,加快学校专业结构调整和专业招生计划的调整。尽快形成学科专业设置能够主动适应社会变革需要的运行机制,大力发展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应用型专业,积极探索建立交叉学科专业,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其次高校要安于本层次办学,建成一批“名、特、优”专业,着力创造学校办学特色。第三,建立一个就业咨询指导机构,加强对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指导:指导毕业生掌握自主择业和合伙创业的知识和技巧;密切与用人部门的联系,广辟就业信息渠道;安排固定场地,完善毕业生就业网上远程双选系统,开通与全国用人单位的网上热线联系,为用人单位招聘学生提供优质服务。
     在本届两会上,也有不少代表委员建言,除了找准办学定位,高校协作共建区域毕业生人才市场也是促进大学生就业行之有效的方式。
     2005年9月,湖北省武汉市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协作组与高校研究生就业工作促进会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参与协作的高校每年定期联合举办华中地区层次高、规模大的高校毕业生招聘会,充分利用互联网和视频会议技术实现专业异地远程可视招聘、网上人才测评,解决了华中地区部分研究生与本科生的就业问题,发挥资源共享优势,建立了区域协作市场。在指导就业方面,协作高校主管就业的老师积极学习高级指导师课程,为高校就业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加强对毕业生求职能力的培养和心理素质的锻炼,是近几年高校就业指导中的新课题。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窦贤康介绍说,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国科技大学在坚持走“精品大学”、办“精英教育”的同时,还针对中科大鲜明的办学特色和社会需求,不断研究和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就业指导活动,强化宣传,分类指导,加强对大学生求职技能的训练,让大学生从容应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的挑战;学生管理部门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良好社会声誉和品牌效应,分类举办各种形式的就业招聘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就业服务和就业机会,保证学生从招生进口到毕业出口渠道的通畅。2005年,中国科技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已经达到了91.8%。
    大学生职前培训必不可少
     近日,湖南省重点用人单位人事部门负责人座谈会在长沙召开。在这次座谈会上,湖南省重点企业三一重工集团负责人介绍了该单位吸纳大中专学生、单位与大中专院校开展联合办学的情况。这位负责人认为大学生不适应企业需要的原因主要包括职业规划缺失、职业忠诚度欠缺、个性要强但人格心理不健全、疏于了解企业发展对个人的要求、理论与实践一定程度上脱节、少数新员工品德品行存在问题等。湖南省建设银行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强调大学生要适应新形势下的银行工作,英语一定要过四级,还要有敢于下基层、到西部就业的勇气。远大空调人力资源负责人说,远大企业强调员工素质、企业文化的完美结合,对员工的要求包括“三力”“四维度”等,即智力、魅力、耐力,诚信、主动性、方法和能力。这些要求不是空对空,而是有具体的考核考查内容。
     校门离企业有多远?有关人士认为大学生“职业态度”是一把“新钥匙”。
     北京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任占忠提出,毕业生就业力应该包括工作能力、适应能力、求职或者称其为生存能力。就业力是基础的职业素质,是要让大学生保持就业的能力,而目前大学生普遍缺乏这种能力。
     他认为目前大学生的职前培训应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在培训求职过程中遇见的困难,这一阶段需要从行业知识、企业知识、职业规划、职业心态、求职技巧等方面来进行培训;其次就是在通过努力获得了就业机会之后,由于缺乏应有的基础职业素质,而难以适应职场要求的问题,这也是当前许多用人单位不愿意直接招收应届大学生的重要原因;第三是大学生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用人单位特定岗位所需要的实际专业能力之间存在差异,需要目标岗位导向的专业技能培训。
     企业对大学生就业力缺乏的看法是———态度是最大问题。一家国企的培训部门负责人认为,大学生刚刚到企业工作,达不到企业用人标准很正常。企业录用大学生是看重其可塑性比较强,学习新知识新事物快,并愿意做一些基础性工作增强企业活力,但如果大学生缺乏主动心态则很难得到企业青睐。他说:“学生时期是一种被动的心态,是接受的心态,而企业则希望每个员工有一种主动的心态,主动关心企业的心态,主动工作的心态,要有主人翁的精神,而现在学生比较缺乏这种精神,急需有一个心态的转变。”
    “走向基层,我们大有可为”
     今年3月7日,北京高校的60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分赴京郊平谷区和延庆县当村干部。根据北京市的政策,这些大学生村干部将与乡镇政府签订3年合同,政府按照国家和北京市有关政策为他们缴纳各类社会保险。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瞿振元委员认为,这是青年成才报国、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的良好举措。
     不久前,中组部、人事部等八部委联合发出通知,启动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以更加优惠的政策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服务基层。两会期间,这个话题引起代表委员的热议。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在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创业方面举措不断,‘三支一扶’计划就是最新的一个亮点。”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人事厅厅长赵世亮说,“基层实在太缺大学生了,中央的政策说到了我们心坎上。”
     “三支一扶”计划无疑为目前正在找工作的众多毕业生提供了一种新的就业形式。一位人大代表说,过去很多大学毕业生把目光都放在大城市大机关,不了解基层生活和民间疾苦,不仅不利于机关的工作,也不利于年轻人的成长;现在走向基层,不但能增强大学生们的才干,还能磨炼他们的意志,同时也是响应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于国于己都十分有利。正如今年北京平谷区一位刚上任的大学生村官所说:走向基层,这里是一个与城市生活不同的世界,在这里我们将大有可为。

  (中国人事报) 

该帖子在 2006-03-22 13:19:55 编辑过

  离 线  2006-3-22 13:19:55 
本帖子共有 0 页, 0 张回帖,每页有 9 张回帖 >> [ ]
页码:


Powered By : 6kbbs V 7.0
Copyright 2001-2004 6kbbs All Rights Reserved
执行时间:93.75 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