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发展 关键在人才-----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5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受聘仪式暨长江学者成就奖颁奖典礼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2005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受聘仪式暨长江学者成就奖颁奖典礼。今天,陈至立国务委员亲自出席受聘仪式和颁奖典礼,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高度重视和对高校高层次人才的亲切关怀。长江学者代表陈玡仰教授、李宁教授、饶子和教授,大学校长代表黄伯云院士作了发言,讲得都很好。在此。我谨代表教育部向新受聘的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和长江学者成就奖获得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一直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有关部门、香港著名爱国实业家李嘉诚先生以及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1998年,在时任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同志的亲自主持下,教育部与香港李嘉诚基金会共同实施了“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八年来,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在中央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高等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已经成为知名的人才计划品牌。先后已有88所高校聘任了727位长江学者,6位学者荣获长江学者成就奖。今天又有191位长江学者受聘上岗。来自内地、香港高校和中国科学院研究机构的4位学者荣获长江学者成就奖。“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不仅使一批优秀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脱颖而出,而且激励他们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带动一批重点学科进入或保持世界先进水平。到2005年,共有24位长江学者当选为两院院士,有46位长江学者担任“973”计划首席科学家,有87项由长江学者主持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的科研成果获得国家三大科技奖励。一些长江学者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了研究论文,在国家重大科技攻关、解决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和重要理论创新方面取得了突破。
一年前,也是在人民大会堂,陈至立国务委员出席了2004年度长江学者受聘仪式并作了重要讲话,她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给予了高度评价,对加强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作了重要指示。一年来,教育部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关于人才工作的决定和至立同志的讲话精神,积极采取措施,大力加强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下面,我就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谈三点意见。
一、自主创新,关键在人才
2003年底,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制定和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对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进行了全面部署。人才培养,基础在教育。高等学校必须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努力肩负起培养数以千万计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历史使命。不久前,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杰出科学家和科学技术人才群体,是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不仅对推进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乃至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而且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将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高等教育是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的结合点,高等学校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高层次人才集聚的战略高地。高校教师队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队伍是国家高层次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决定着高水平大学的建设水平和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而且也是国家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一支主力军,是解决国民经济重大问题、实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一支生力军。据统计,“十五”期间高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的比例分别占到全国的59%、65%和54%。一批高校教师作出了突出贡献。实践证明,加强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对于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高校要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更大贡献。关键在于建设好一支富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队伍。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历史上最快最好的发展时期,实现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跨越,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985工程”和“211工程”的支持下,在以“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为核心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的带动下,各地和高等学校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特别是优秀拔尖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数量偏少,世界一流人才缺乏,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亟待增强,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充分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按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增强大局意识、机遇意识和危机意识,切实把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大基础性工程。下更大气力抓紧抓好。
二、紧紧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加强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未来15年,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为高等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最好的条件、最大的机遇、最强的动力。我们的优势是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良好环境,我们的背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伟大的时代呼唤人才,伟大的时代造就人才。《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一支学风优良、富有创新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高校教师队伍,我们要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紧紧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加强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以下三项工作:
一要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实践中培养和造就高层次人才。发展孕育人才,人才支撑发展。要坚持人才队伍建设与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相结合,促使人才投身于现代化建设的火热实践。服务于人民,奉献于祖国,在事业的发展中锻炼成长。“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要引导人才经风雨,见世面,在大风大浪中锻炼,在艰苦奋斗的磨砺中成为栋梁之材。要进一步构建促进优秀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培养和支持体系,大力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努力吸引和培养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学术大师和学科带头人,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重点支持一批高水平的创新团队和学术群体,带动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要以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为重点,大力吸引海外优秀留学人才回国工作或以多种形式为国服务。要充分利用海内外优质教育资源,采取多种方式大规模培训中青年骨干教师,特别是要加大出国留学工作力度,选派更多的优秀研究生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到海外一流学科专业,师从一流导师学习深造,促进他们掌握国际学术前沿动态,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支持高校教师参加国际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和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竞争国际权威学术组织领导职务,担任国际重要学术期刊编委,加快提升高校优秀人才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强高校创新平台和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努力形成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紧密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为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要推进制度创新,进一步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和高层次人才集聚的制度环境。要从改革基层学术组织结构入手,打破原有学科组织结构和科研组织模式,建立有利于学科交叉、融合和汇聚的科研体制,形成有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基层学术组织结构,促进创新团队建设。要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实行科研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建立与研究工作紧密挂钩的研究生资助制度,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培养质量。要进一步加大高校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力度,大力推行教师岗位分类管理和公开招聘制度,深入推进教师聘任制改革,积极完善教师评价机制,强化海内外同行专家在学术评价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强化竞争激励机制。深化分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以岗位绩效工资制为主的高校薪酬制度,加大对优秀拔尖人才的分配倾斜力度;努力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符合高等教育规律和教师职业特点的现代大学人事制度,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制度环境。 三要加强大学创新文化建设,努力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作用的文化氛围。创新体现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创新文化是一种先进文化,是一种发展文化。高等学校是传播先进文化和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要大力培育和弘扬创新精神,把提高科学素质、树立科学精神、培养科学道德作为创新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继承和发扬革故鼎新、敢为人先的精神,提倡理性怀疑和批判。努力营造追求真理、献身科学、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要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倡导潜心研究、严谨治学,坚决克服和摒弃学术浮躁。要积极探索完善学术自律与学术监督相结合、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相结合的有效机制.努力营造民主、宽松、开放、和谐的良好学术环境。
三、切实推进人才强校战略,进一步开创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新局面
为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大力推进人才强国战略,教育部研究提出了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工作思路。通过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启动实施了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实施工作力度,大力推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高等学校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深刻认识“根本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的道理,真正做到尊重人才、关心人才、爱护人才,以超常规的热情、超常规的努力、超常规的举措,切实加强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要把人才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与学校各个方面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要与学校的发展战略规划、学科建设与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建设规划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做到谋划发展时考虑人才保证,制定规划时考虑人才需求。研究政策时考虑人才导向,部署工作时考虑人才措施。要加大投入力度,统筹配置各类资源,进一步加大学校发展性投入中用于人才队伍建设的比例,在重大建设项目经费中划出一定份额用于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同时广开经费渠道,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工作投入机制。
长江学者是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创新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责任。刚才长江学者代表发出了“严谨冶学立身、自主创新报国”的倡议,我们感受到长江学者们强烈的爱国热忱、赤诚的报国之志和高昂的创新激情。我很受感动,也非常赞成。希望大家按照***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的要求,继续发扬心系祖国、自觉奉献的爱国精神,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探索精神,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实践中,做自主创新的先锋、拼搏奉献的榜样、教书育人的楷模,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
同志们,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让我们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加快建设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该帖子在 2006-04-16 12:56:41 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