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陆注 册论坛风格论坛帮助

   你的位置: 福建考试培训资讯网培训风向标浏览当前帖子

       

  作者信息及帖子信息: 你是本帖的第 2153 位读者 
小学生

积分:3734
等级:飞侠 VIP
帖数:397
注册:2006-1-8

  信 息   留 言   编 辑   引 用

楼 顶 
职教改革重塑中国制造竞争力

   摘要:给予职业教育更多激励措施也意味着国家摒弃那种独大的精英思维,呼唤和塑造平民精神,让每个平凡的岗位、平凡的个体都可以获得社会普遍的尊重。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会议认为,以改革的思路办好职业教育,对提升劳动大军就业创业能力、产业素质和综合国力,意义重大。为此,会议出台了五项措施:一是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二是创新职业教育模式,扩大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三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四是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五是强化政策支持和监管保障。

    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过程中可谓功不可没,但长期以来职业教育的地位并不被社会广泛认同。在一些观念里,职业教育是培养“匠才”而不是“将才”,更不是“帅才”。正因为这种误区,毕业于职业教育的人才即便在本领域成就巨大,也还是祈望接受高等教育再“镀金”。一些高学历人群因选错了专业,找不上适合自己的工作,转而去中专、技校学习则因为罕见而屡屡成为新闻。

    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和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不应该有高下优劣之别,高度分工的社会不仅需要高精尖的“将才”,更多时候需要那些具备一技之长的“匠才”。正是看到了这样的作用和需求,国务院出台了推进职业教育的多重措施。不过,职业教育事业的成功并不只是教育界的事情,它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首先,发展职业教育需要全社会教育观念和职业理念的更新。国务院提出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激发年轻人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显然,这句话的背景是社会上流行一种不正确的认识,一些人认为到职业院校接受教育不够体面,甚至认为这些院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素质都不高。

    但事实并非如此,接受职业教育的毕业生素质和就业情况并不亚于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毕业生。最近10年,我国职业院校毕业生7000多万人,中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6年达95%以上,高职就业率达87%以上。2012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77.8%,2013年大量省份的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也只有80%左右。这就表明,我们需要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给予职业教育应有的地位,通过政府的决策导向有效地纠正社会的偏见和误解。

    其次,尊重和正视职业教育不能仅停留在宣传和喊话上,还需要国家提供配套的激励机制。这又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对职业院校的激励,在社会荣誉、财政资源、公共服务等方面,政府应该将职业院校与高等院校一视同仁,甚至要适当向职业院校倾斜,这才会有积极的导向作用;二是对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激励,政府可以在获取助学金、奖学金上给予他们充分的机会,尤其是彻底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

    我们的教育理念不应该急功近利,社会上把成功的标准扭曲为高学历、高收入,但实际上社会需要的人才应该是多元化的,成功的标准也应该是多元化的。我们过分强调精英思维,并且把社会主要资源投向这个群体的培养,结果是造成新的不公平,甚至造成某种社会阶层的对立。给予职业教育更多激励措施也意味着国家摒弃那种独大的精英思维,呼唤和塑造平民精神,让每个平凡的岗位、平凡的个体都可以获得社会普遍的尊重。

    再次,职业教育要想真正获得应有地位,不仅在财政资源方面获得国家的重视,还要确保一个平等、尊严、体面的就业环境。毋庸赘言,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在就业分配上会一定程度上存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异,这也容易导致他们在劳动环境、劳动保障方面的差异,甚至还会形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用人格局。我们认为劳动会有分工,但岗位没有贵贱,无论是楼宇白领还是车间工人都应该受到法律平等的保护。

    国务院的改革举措直指当前职业教育的弊端,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方案,现在需要强调的是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只有执行到位,当前职业教育所面临的不平等境遇才会有真正改善,继而才能培养数以亿计的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职业人才,提高中国制造和中国装备的市场竞争力,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多样化的需求。 

  离 线  2014-02-27 17:43:55 
本帖子共有 0 页, 0 张回帖,每页有 9 张回帖 >> [ ]
页码:


Powered By : 6kbbs V 7.0
Copyright 2001-2004 6kbbs All Rights Reserved
执行时间:93.75 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