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报告新观点——2008申论考试参考
作者:崔斌,历史学硕士、管理学博士、副教授,资深公务员考试辅导专家,在某高校教授《国家公务员制度》、《行政管理》、《西方行政学说史》、《领导科学》、《中国通史》和《中国现代史》等课程,有非常丰富的教学经验。发表专著多部、学术论文近百篇。多年公务员考试辅导经验,对考试的出题思路、解题技巧有着深刻的见解和独到的眼光,帮助数千名学员通过考试达成梦想。现担任环球职业教育在线公务员考试网络辅导课程的教学工作。
环球网校独家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2008国家公务员报名工作已经结束,大家开始静下心来复习课程了。十七大报告是我们在复习过程应该留心的,特别是关于十七大报告的新提法、新观点。即便2008年招考公务员不直接考十七大,也会通过别的形式来反映十七大精神。所以,今天环球职业教育在线(www.edu24ol.com)特邀请资深公务员考试辅导专家崔斌博士给大家摘录、整理了一部分十七大新观点,供大家复习参考。
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报告原文:“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2、产生背景:党的十二大最早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实践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十七大报告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观点解读:十七大报告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深刻,意义重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角度来认识,它表明我们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拓展和延伸这条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找到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探索到这条道路,中国共产党人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也是经过实践证明了的正确道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使这条道路越走越宽广。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角度来认识,它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要随着实践的深入不断拓展。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统领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相应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拓展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些拓展,集中体现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角度来认识,它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已经形成和确立,但是我国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还存在着不相适应的地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通过改革,革除那些“不相适应”的地方,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角度来认识,它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在延伸、事业在拓展、实践在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必然是发展的理论体系。只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焕发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创造力。
总之,强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明我们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了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好前景的新征程。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报告原文:“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2、提出背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近30年来形成的理论成果,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的结晶。
3、观点解读: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概念,为我们党今后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开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进程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巨大的政治理论勇气和智慧,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添了新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历程,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七大报告对这一理论体系的概括和阐发,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更加科学、更加完备、更加深刻,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告诉我们,理论的价值和生命力维系于实践的需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是科学的,之所以能够成为指引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旗帜,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这就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必须永葆其实践品格和创造性活力。
三、翻两番:从“总量”到“人均”
1、报告原文:“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2、提出背景: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1.09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是2002年的近1.5倍,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人均GDP翻两番的目标,是基于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确定的。
3、观点解读:国内生产总值从“总量”到“人均”翻两番的目标,是继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新要求。其“新”表现为:一是这个目标强调了“人均”GDP翻两番,就是到2020年人均GDP达到3500美元左右,显然是比十六大报告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更高标准的小康指标。同时,我国人口较多,而且人口不断增长,经济总量增长可以表明我国国力的增强,而不能准确地反映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人均GDP就更能反映居民在经济发展中分享成果以及居民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提高的状况,从而纠正了以往片面强调经济总量增长的观念和做法。因此,强调“人均”理念,也是以人为本、重视民生的体现。
二是强调在提高发展质量的基础上实现“人均”翻两番。这就要求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显然,达到这个新要求的难度更大了。在提高发展质量的基础上实现人均GDP翻两番,不仅将会为今后5年人民生活带来更为显著、更为全面的变化,而且将会改变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成本和代价过大的状况。
小康目标从“总量”到“人均”翻两番,是经过科学测算提出来的,因而是一个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
四、“生态文明”:发展理念的升华
1、报告原文:“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2、提出背景:十七大报告将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一起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3、观点解读: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
生态文明是现代社会文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而言,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从历史发展来看,生态文明也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迄今为止人类文明发展的最高阶段。它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强调在产业发展、经济增长、改变消费模式的进程中,尽最大可能积极主动地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理性反思的产物。工业文明为人类创造了非常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但它的高投入、高能耗、高消费,也使全球出现了极其严重的环境污染、人口爆炸、物种灭绝、资源短缺等生态灾难。在过去20多年中,我国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果,但生态负担却日益沉重,生态破坏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形成了现实威胁。如果不尽最大可能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很可能造成“资源难以支撑,环境难以容纳,社会难以承受,发展难以持续”的严重后果。生态文明不仅是个经济问题,也是个生活问题,政治问题。有了金山银山,却丢了绿水青山,老百姓的生活必然是不幸福的。
“生态文明”写入十七大报告,既是我国多年来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取得成果的总结,也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所取得的最重要认识成果的继承和发展。这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对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实际上是建设和谐社会理念在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升华。
五、“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1、报告原文:“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2、提出背景:当前居民储蓄在15万亿元左右,而随着股市等金融市场的繁荣,百姓投资理财热情高涨。
3、观点解读:所谓财产性收入,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这些收入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本身增值所获得的收益等。“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即国家要采取各种措施,让老百姓运用手中的财富获得更多的收入。这一新词汇昭示了我党“藏富于民”的治国理念,彰显了社会的文明进步。
近年来国家财政收入增长很快,而个人工资占GDP的比例,1989年是16%,2003年则下降到12%。从绝对量上看,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70%左右,而财产性收入很少。这一比例不仅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比,即使与发展中国家比也是比较低的。让群众手里的财富和国家的财富一同增长,民间才有创富的动力,国家才会不断进步,社会才会日益和谐。扩大财产性收入,有利于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使老百姓的财富保值增值,提升小康生活的质量。
随着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近两年来,我国群众财产性收入不断增加,虽然基数很小,但是增长速度很快。2005年增幅为19.7%,2006年为26.5%,2007年由于股市和金融市场活跃,群众财产性收入将进一步提高。今后,要使我国群众的财产性收入长期稳定增长,还需要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积极创造条件,鼓励群众用财产致富,拓宽群众的创富渠道;建立良好的法治环境,通过制度保证财产性收入不断增加,保障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以解除积极创造财富的后顾之忧。
六、从“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
1、报告原文:“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2、提出背景:过去我们一直倡导“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主要是着重于总量,而十七大报告中新的表述,更注重经济与其他事业的协调性,是一个突出“又好又快”发展的“好”的概念。
3、观点解读:这一新提法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法,强调的是在合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促进经济的发展,它摒弃了“经济增长方式”中片面通过追求数量上扩张来实现更多产出的内容,涵盖了其通过经济效益上的提高来进行数量扩张,而且还包含了更加注重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并进,经济成果的合理分配,以及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这一新的提法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高速增长,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发展状况有了很大改观。但是,单纯的高经济增长率毕竟不能包治百病,在高增长的背后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当前,我国资源和环境已经难以支撑“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不协调”的粗放型增长,一些大型城市更是面临着土地、空间、能源、水资源、环境严重透支、难以为继的境况;一些地方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不协调,集中反映在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就业、就学、就医、社会保障等方面。因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变粗放型为集约型,是从20年前的十三大开始提出的,并在随后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直被强调,但收效却低于预期。这其中既有受经济起点低、底子薄等客观因素制约的无奈,也有受官员政绩观、地方财政收入等因素制约而片面追求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如果思想观念上不转变,上述问题难以尽快消除。此次十七大报告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非“经济增长方式”,正是为了促使人们从思想观念上更新和转变认识,为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1、报告原文:“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2、提出背景:“民主”一词在十七大报告中出现了60多次。
3、观点解读:社会主义从诞生的那天起,就是同人民当家做主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谈到无产阶级的解放时说,“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社会主义是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事业,而人民的利益只有靠人民当家做主才能够真正得到维护。民主的“主”如果少了一点,就会变成“王”。这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同其它的主义、其它的社会理想相区别的一个关键点。一百多年来,民主伴随着社会主义的成长而成长。中国的改革开放,拉开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崭新历程,也翻开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新的篇章。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意味着社会主义旺盛的生命力,必须通过人民民主的健康和蓬勃发展体现出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道路,是我们的民主政治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基本经验和保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成为民主政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推进的科学指针。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十七大报告中出现的这些新表述,将成为未来5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关键词。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生命”,意味着我们党对民主与社会主义有机联系的认识已经提高到生命相依的高度。这既是对人民民主价值和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也是对社会主义价值和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民主价值的提升,显示的是人民主体地位的突出和强化,它与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的事业在本质上相通,民主愈发展,社会主义就愈是具有生命力,而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的水平也就愈能够得到提升,这就是规律所在。
八、“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1、报告原文:“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2、提出背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曾将综合国力分为硬实力与软实力两种形态。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3、观点解读:报告这一新提法,表明我们党和国家已经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战略着眼点,文化软实力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一个民族的复兴,必须有文化的复兴作支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而繁荣兴盛中华文化,必然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为根本途径。
为此,就要树立“文化软实力是重要国力”的观念,把文化产业列入国家战略,大力推动和扶植文化产业。要详细制定文化发展战略目标、战略措施和文化发展政策,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推动其发展成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做到“国家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提高国民综合素质,是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面。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着眼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努力提高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和内在凝聚力,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实的文化根基。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资源和重要基础。要充分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优势,全面认识祖国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与时代特征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与人民的生活和国家的行为相联系,自觉实现民族文化现代化的转换。要大力推进民族文化创新工作,加大制度创新力度,加快构建文化传播体系,使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通过各种媒体传递到世界各地。
九、“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1、报告原文:“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2、提出背景:安全与发展,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需求;富国和强军,是一个国家发展腾飞不可或缺的两翼。实现富国强军的统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我们党历来注重从战略全局和发展大局出发,把握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3、观点解读: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国家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既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又以强大的国防力量作后盾。经济建设是国家发展、强大的基础,国防建设是国家安全、稳定的保证。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国防现代化无从谈起;没有强大的国防力量,经济建设的安全环境就无法保障。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解决包括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在内的当代中国所有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在本世纪头20年的战略机遇期中,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国民经济保持持续、稳定、较快的发展至关重要,这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首要任务,也是夯实国防建设物质技术基础的主要依托。同时,只有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才能从容应对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把握战略主动权。
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需要统筹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保持两者同步协调发展。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累积社会财富。这既是富国的基础,也是强军的前提。同时,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增加国防投入,加快国防和军队建设步伐。为此,需要建立正常的国防费增长机制,使其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比例,以保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连续性。国防和军队建设效益,是一个事关富国和强军的重要问题,它一头连着“强军”,一头连着“富国”。要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就必须大力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效益。
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就要坚定地走全方位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在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业基础建设、军民人才基础教育培养、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实现军民融合式发展。
该帖子在 2007-11-08 17:00:06 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