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其它考试 >> 全国现代企业管理考试 >> 相关信息 >> 查看信息全国现代企业管理考试

职业教育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推进城市化是国家的一项庞杂而巨大的系统工程。要加快城市化进程就必须培养一大批从事城市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种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而这种人才的造就和培养,单靠一些重点院校是远远不够的,大量复合型实用人才要通过职业教育来造就和培养。职业教育是推进城市化的一块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石。民办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新的增长点,而作为职业教育的新生力量且具有多元性、灵活性、实用性的特点。只有采取多种方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发展民办职业教育,才能促进和加快城市化进程。

  一、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小城镇迅猛发展,城市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之际,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机遇,进一步增强紧迫感,顺势应时,把城市化作为建设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努力加快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既是国家工业化的产物,又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城市化重要一点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城市化的关键问题是经济问题,城市化的核心是“变”人,也就是将农村富余劳动力培养成大量的从事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种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
  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青岛,企业对技术工人和普通操作工的大量需求,使青岛的劳动力市场产生了结构性的供需矛盾。目前,山东省每年需要技工40万人,而缺口每年在30万人以上。近年来,随着青岛“三大特色经济”和“四大工业基地”的建设以及青岛挺进西海岸战略的实施,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性机遇。处于青岛西海岸的黄海学院正是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凭借青岛经济大发展的区位优势和民办职业教育的机制优势,立足青岛,面向全国,重点面向西部广大农村地区招生,为加速西部农村劳动力向东部城镇转移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建校8年来,学院共为青岛地区培养了近2万名合格毕业生。这些主要来自西部的农家子弟在青岛就业,将挣的钱拿回老家,既改变了农村的落后面貌,又推进了城市化进程,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巨大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


  二、职业教育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职业教育是转移农村劳动力促进城市化进程的桥梁和纽带,是促进城市化进程的载体和平台,是促进城市化进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补充。
  (一)职业教育是转移农村劳动力促进城市化进程的桥梁和纽带。
  分析21世纪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目标,不外乎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建立职业教育发展与经济和社会发展间的密切关系。二是明确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特性。要使职业教育结构合理,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变化;要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相互沟通衔接、协调发展;要灵活开放,使职业教育面向社会、适应市场,实行灵活的学制,采用多样化的办学模式,形成开放办学的新局面;要特色鲜明,使职业教育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自主发展,使职业学校具有根据市场变化、社会需求不断进行自我调节的能力,扩大办学自主权,不断完善和壮大自己。黄海学院充分发挥现代职业教育的这些特点,适应社会需求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办学路子。
  1.充分发挥民办职业教育灵活多变适应性强的办学优势,适应市场需求,准确把握定位,大胆探索东西部结合的办学路子。近年来,我院招生地区由山东省扩展到新疆、内蒙、青海、甘肃、四川、贵州、陕西、安徽、河南、河北、山西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0 2003年招收的各类新生达11000余人,其中80%以上来自西部农村。在扩大招生的同时,我们与生源所在地的职业学校实行校校联合,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几年来,已与山西、安徽、河南、河北、内蒙、吉林、黑龙江等11个省(自治区)的62所学校联合办学,仅2003年就招收52个县市的联办学生4627人,为搞好东西结合、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铺平了道路。
  2.实行“军事化管理”和“校企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推进城市化进程培养大批合格人才。为了适应现代企业生产的要求,我们采取了军事化的规范管理。最初,聘请部队教官对学生进行军训,后来采用高年级训练低年级的办法,由学生担任教官,训练效果良好。现在我院学生都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行走两人成行、三人成列,内务管理严格有序,被子叠成方方正正的“豆腐块”,走进学院如同走进军营。
  为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学院还先后与多家企业实行“双元制”办学,将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引入学校。在人才培养上,最大限度地与企业保待“零距离”,实行“无缝对接”。我们还与多家企业联手,实行学、工分段模式。学生在学校学习一段,再到企业工作一段,让学生在理论指导下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提高。通过校企结合,培养了学尘“学海尔追求卓越,学西点服从命令”的校园精神,造就了产业工人所特需的素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黄海”文化理念和“雷厉风行”的校风少一丝不苟”的学风及“完不成任务没有借日”的工作作风。
  3.实施“订单”教育,强化就业服务,努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为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我们实行了“订单”教育。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市场为纽带,把职业教育办到企业的兴奋点上。我们先后与海尔、海信、澳柯玛、中集、英派斯、三美电机、松下电子、星电电子等130多家企业签订了委培协议。为提高教育质量,我们将企业的岗前培训转移到学院,请企业管理人员到学院来搞专题讲座;组织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学习生产流程和工艺,根据企业用工要求编写教材,对学生进行规范的岗前培训。“订单”教育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促进了学院的招生工作,使学院生源充足、年年爆满。
  搞好就业服务是我们保证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关键。我院专门派出一定数量的毕业生安置人员常年活动在各工厂企业,科学预测就业发展趋势。同时,学校通过建立就业咨询室,开设就业指导课,对学生的就业进行了经常性的系统指导和服务。我们还设立专门的校区,对上岗后不能适应工作或因企业倒闭而下岗的毕业生进行免费再培训,以期实现再就业。由于我们重视就业服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有效地发挥了职业教育在转移农村劳动力、促进城市化进程方面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二)职业教育是转移农村劳动力、促进城市化进程的载体和平台。
  全国职教工作会提出了“四个服务”,即职业教育要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为推进西部大开发服务。第一次将职业教育发展融入整个社会经济的总体发展之中,具有极强的时代性。这四个服务也为职业教育作为转移农村劳动力、促进城市化进程的载体和平台提供了理论保证。职业教育在城市要承担实施就业、再就业培训工程的任务,在农村要承担实施教育富民工程的任务。
  民办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的增长点。职业教育要根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需要,调整教育结构,成为农村和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技术培训与推广、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扶贫开发服务的基地,成为转移农村劳动力、促进城市化进程的载体和平台。在这方面,黄海学院采取的是以集中教育为主体,辅以联合办学、短期培训等多形式、多角度、全方位的职业教育模式。我们以位于青岛西海岸的胶南市灵山卫镇和六汪镇为点,与镇党委政府协调,由我们出师资、出设备,免费为农民培训。现已开办电气焊、会计等培训班5个,培训农民200余人,开辟了一条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城镇化进程的新路子。
  (三)职业教育是转移农村劳动力、促进城市化进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补充。
  我们要十分重视面向农业和农村地区的职业教育,大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生产、经营能力,在农业现代化的层面上提高我国农业效益,开辟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机会。
  就青岛而言,尽管全市城市化水平已达到了54.77,但目前仍有68.3%的人口住在农村。在这些农村人口中有约50余万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因此,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和西部地区发展职业教育,是转移农村劳动力、促进城市化进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补充。


  三、促进城市化进程要做到发挥优势、东西结合、科学发展


  当代社会的主要特点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经济快速走向全球化、一体化,这就迫切要求我国尽快实现城市化。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我们面临的任务更重。因此,发展职业教育不只是数量上的扩大,更是质量上的提高,教育内容也要根据时代要求加以丰富和延伸。
  青岛黄海职业学院创办8年来,在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指引呵护下,由当年不足200人的职工培训学校,发展为在校生18000人,教职工1200人,有中职、高职、学历文凭考试木专科、五年一贯制专科、大学预科和短期培训多种办学层次的大规模职业学校。学院被评为“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实验优秀成果学校”,被确定为“十五”规划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实验基地”,2004年又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在办学过程中我们创出了一整套成功的经验,实行了“以人为本,德育为首,立体育人”的办学模式。我们坚持以人为本,采取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育人方式。我们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重点进行了五个方面的教育。一是从做人入手,对学生进行爱国敬业的思想教育,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信念。二是从磨练入手,对学生进行品行体魄的磨练教育,使学生具备吃苦耐劳和艰苦创业的精神。三是从实践入手,对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技能教育,使学生练就胜任岗位的木领和能力。四是从纪律入手,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使学生养成服从命令,遵纪守法的严谨作风。五是从爱校入手,对学生进行黄海理念的教育。通过多方面教育,达到立体育人,全面育人的目的。
  总之,职业教育在城市化进程中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没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就没有大量的实用性人才的涌现,没有职业教育就谈不上推进城市化进程。


(资料来源:《教育与职业》2004年第26期,作者刘常青)

闽ICP备06001610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090号